当下,社交已经快被做烂了,什么行业都会加一个社交元素,什么人可能都会张口闭口的说我是做社交的,那么你真的懂社交到底是什么吗?真的懂社交的本质吗?本文,将尽量用最白最精简的语言,阐述个人对社交行业的浅理解。
到底什么是社交,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好问题,一点喘息的机会都不给。
个人理解,社交,剥离开所有所有的其它东西,最最核心的本质,其实就一句话,社交就是时间。
好吧我觉得一定会有人反驳我,心里在暗骂这哥们xx吧,为什么说社交就是时间呢,再往下一层来释放,社交其实就是两个人沟通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就是要付出时间的么。别告诉我你是娜美克星人,碰一下触角沟通完毕。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有社交行为
上面已经说到,社交就是两个人沟通的过程,而为什么要去付出这个时间来做这个事呢,记住人类是比较阴暗的动物,所谓无利不起早,恩,人类做什么事情基本都是有目的的,而这个目的的答案其实蛮简单,要获得等量的价值交换。
何为价值交换?举个栗子,我是学生,你是老师,我们两个的社交行为就是在课堂上,我付出时间上课,你付出时间授课,而我的价值是人民币(学费),而你的价值是肚子里的学问,我用人民币交换你的学问在上课过程中,时间刷刷在走,这不就是社交吗?请问还有哪位同学不明白的请举手。
一般情况下,常规的价值交换包含以下一些:利益交换,观念交流,价值分享,食色,寂寞、社会因素,生活需要,找存在感等等。
总之,社交其实是一个互相“交易”的过程,但此“交易”与普通的“商品交易”并不是一个概念。更多的还是等价的交换,如果一方无法让另一方觉得我们的价值交换是平衡划算的,那么也就会打破这个社交平衡,从而造成社交流失。
这次能从本质理解为啥金钱是万能的这句话了吧,金钱可以交换你的任何东西,从而不会让你感到不平衡,从而可以维持长久的社交关系(伪)。
社交的基本公式
这个公式,是之前听课学来的,公式之精湛简直和质能方程有一拼。
A端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不同个性,这些会是他的优势,个性的优势就跟实体交易过程中的资产类似,是你的筹码。比如我很帅,我很美,我才华横溢,我幽默可人等等。
B端是人的兴趣与需求,也就是一般的社交发起方,比如,我想看到美女,我想听单口相声,这是我的需求,而恰好A端的一位用户的优势就是符合我的审美观,美!那么少废话,开整吧,B就开始勾搭A,自然AB之间形成社交关系(A不搭理你你也没辙)。
个性优势和兴趣需求合起来的中间过程,需要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等各种要素,也就是成本,所有东西就是建立在社交时间的基础之上,你想他,你花钱,都得用时间吧,这就是社交的过程,简而言之,这也就是社交的本质了。
社交的过程之后产生的就是回报,这个红利回报就是其中一方爽了,另一方嗨了。可能是双赢,可能是单赢,可能是一个赢的多一点,一个赢的少一点。从经验判断,双方达到静态平衡状态的社交,才是有可能维持长久的,单方的压制,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好结果(恋爱也是一样)。
整体来看,人类比较正常稳定的社交行为都是通过这样一个公式来产生的。
有特例吗?
有,不多。比如,一见钟情,实际就是两端变为一端了,如何理解,自己想(活该单身一万年)!
回报是什么
万年不变的两个角度:精神或物质的回报。
精神回报更多的是在生理上,满足我们的某些需求(嘿嘿嘿一脸坏笑),同时在心理上,带来虚荣心、存在感、好奇心或者归属感等让你膨胀的持续满足,这个占主要,同时还会有比如满足求知、信息交换等等提升上面的精神回报。
而物质回报相对来说就简单的多了,比如车、房、钱等等,只要是你现实当中可以接触到的,就都可以的。
从前些年的常规来看,物质回报往往更能吸引用户,但是同时也更难,精神回报在去年也开始一个集中爆发,为代表的就是类似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大牛下方到民间等等。
社交三要素
“关系链”、“信息”和“互动”。而社交行为,从根本上说,也是这3者构成的。
信息的生产会促进用户间互动,而用户间的互动直接影响用户间关系的建立;这样又会使新的内容产生。
关系链
在社交范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在于人人之间的关系链建立、维系发展3个方面。
以关系链为主要目的,往往旨在获取社交潜在的未来价值。
信息
在社交的范畴指的是内容信息流。在于内容的生产和加工、展现形式和消费3个方面。而内容本身又有质和量的属性。
关注内容为主的社交,往往是为了当下获取某一内容,或者消费某一信息或内容。
互动
在社交范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根据互动产生的机制,分为条件互动和内容互动。参与模式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并且要认识到互动需要有媒介。
互动为主要目的,往往可以排解无聊,提升自我价值,获取丰富的情绪和心理体验上的回报。
社交产品流程的关键点
社交就是时间,而每个产品,实际就是要占用你的时间的,只不过有的浪费你的时间,有的节约你的时间,这么看来,互联网社交产品也就理所应当的应运而生了。
而纵观整个社交流程,梳理一下核心关键点,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爆点、破冰、关系链、社群、控质、粘性、转化、盈利、往复,无外乎如此。
爆点
顾名思义,就是你的社交平台,吸引用户的核心点,记住这个点最好有且只能有1-3个。
市场上可见的社交产品一定是在某方面放得非常大,才会导致海量用户涌入你的产品,而且这种需求放大往往是生活中常见的需求被迅速放大,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但是也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问题(下面有说)。
试想一个用户被你忽悠进来,本来想玩玩这个,结果一进来看到平台有N个点,找半天没找到吸引他的那个点,不流失等啥呢?
历史上的爆点,微信的免费短信、陌陌的地图社交、Same的兴趣社交、Facebook的熟人社交、小咖秀的逗比范儿、探探的新模式、Snapchat的阅后即焚,等等太多了,文后尽量列一下,这里不多做赘述了。
破冰
万年难题没有之一,永远的单方发起勾搭,对方回复率极其低下,某些情况下这种低下是致命的,不少平台也就这么Over掉了。
这里其实牵扯的因素数不胜数,比如社交勾搭技巧、平台匹配准确率、双方的心情等等,这里各家平台的社交场景不同,社交爆点不同,也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平台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准确匹配双方的硬件条件,而跟人有关的,平台也就无能为力了。
关系链
双方在成功破冰之后,其实就算是建立了某种程度上的关系链,而关系链的建立、维系和发展,又算是一道社交界的难题。
建立就是破冰的过程,如何更好的维系,也是从另一方面直观生死的。如果平台每天的勾搭成功率非常高,但是都转到别的平台去了(你懂的),这种平台在用户心中,其实就已经变成了一种“进货”的工具了,还是有点恐怖的对吧,但事实的确如此,如何解决,详见社群。
而关系链的发展,其实更多的是关乎平台的生命时间,发展越盘根错节,越深入,平台存活时间其实也就是越长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越牢靠,伴随着这种牢靠,变现盈利也就会相对容易很多。
社群
又一个万年难题,社群到底是啥?个人认为,社群其实就是一个个小的贴吧,以兴趣点为核心点将平台上的用户通过兴趣点聚合在一起。就这么简单?是的就这么简单,那为什么说是万年难题呢。
社群素质和质量的好坏,几乎决定整个平台的命脉和走向,单个用户之间产生的关系链关系平台生死,多用户之间的社群关系平台命脉走向。
社群固然重要,但是一味的要多是没有用的,贪多嚼不烂,看看现在的微信和qq,有多少社群都是死寂一片,社群活,则平台有气息,社群死,则平台死寂沉沉(这也是朋友圈存在的原因)。
当前最顶级的社群在哪里,我认为是百度贴吧,有人说难道不是豆瓣、天涯什么的吗?注意我的形容词,顶级,而没说社群质量。
贴吧最开始就是非常典型的蓝色超链接,大框框,回回帖骂骂街,之后贴吧也就越来越没落,原因我想应该是人们的时间越来越被其它兴起的产品占有,并且贴吧素质较低(某些,当时,无特指),无带动性等等综合性原因导致。
随着时间又一次推进,贴吧换了换皮肤,请走了几个设计师,风格变得高大上,但是模式还是一样,不同的是融入进了许多互联网思维,和粉丝内容紧密结合,从低谷被生生拉起,越为国内最活跃、最全、最大、最专业的社群平台,Slogan也变成上贴吧找组织,组织不就是兴趣点么,和之前一样的。
而社群的重要性,还和社群带来的价值息息相关。可以促活、粘性、变现、筛选内容和生产内容等等,每个高质量的社群其实就是一个个小的独立国家,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吧规),有老板(吧主),小弟(管理),老百姓(用户),人渣(黑名单用户),精神食粮、信仰,几乎应有竟有。运营好了社群,某种程度来说整个平台,你就可以放心的交给他们去整了,一轮一轮的常规用户迭代,几乎不会到死路。
当然,脑子活一点,别死啃一个东西,想想开心网吧,不知道变革和与时俱进,抱歉只有被用户抛弃。不过还是会有特例,那还是我们的百度贴吧,百度就是个神奇的公司,拿下国人互联网的第一出口,拿下这个那么几乎所有第一手资源也就不言而喻的导流进自家产品了,所以我也不知道以后,就算是100年后的贴吧(如果百度还在),是不是还是这种模式还能活的好好的。
控质
控质拆开就是控制质量,有几种方向,平台人工审核、机器筛选、抽检、举报等,不过个人觉得从平台角度来说,最省时省力并且效果最好的,就是利用社群了,相当于你雇佣了许许多多不花钱的小弟帮你盯着,何乐不为,而且他们都是专业的啊,至少比你专业,控制质量,应该会比你好。
粘性
增加用户粘性也是和蛮多因素相关的,比如用户质量、内容质量、赢利点、口碑、用户数量等等,而最简单提升粘性的办法,还是神奇的社群。配合平台的运营手段,进一步的扩大这种效应,所以知道社群有多重要了吧。
转化
如果你已经闯过之前那么多关口,恭喜你已经几乎看到胜利的阳光了。还是通过神奇的社群手段,成功提升平台用户及内容质量,不断产生的新内容和新用户变为新鲜血液,下层有独立用户作为主要支撑(旁枝末节当然还有很多,后文赘述),上层拥有高质量社群帮助维持及筛选,两层的用户也会在不断交替输送(不活跃用户被踢掉),已经变为较成功的一套社交体系了。而随着正向的这种发展,你的市场影响力也会逐渐扩大,渐渐用户量级提升,而你需要做的是牢牢抓住平台最顶尖的社群,是时候适当加一些赢利点进来了。
盈利
这个问题根据场景、目的、平台等等的不同有多重盈利模式,不过纵观当下常见盈利模式,也无外乎流量变现、增值服务、会员费、商品售卖。而前两种几乎是当前主流APP的赢利点,不多说。
会员费这个比较有意思,好像是为社交平台专门孕育而生的,前提还是你控制好平台用户质量和内容质量(贫了),只有这,用户才有可能心甘情愿并且前赴后继的付费加入,不过这个风险也是最大的,极有可能用户从此弃用,谨慎考虑。
商品售卖,电商平台是最多的,不过我想,通过社群或者分析独立用户属性及喜好,进行垂直的商品推荐,赚取CPS费用,如果算法得当,也许这能变为平台的主力收入。不过同样慎用,算不准效果不好不说,把用户整烦了,分分钟卸载也是可能的。
总结
盈利完毕后其实也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交平台流程了,可以回归往复到关系链环节再次优化摸索,也可以继续侧重社群,不断往复,不断更迭,不断盈利,当然愿望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
社交产品的必备成功因素
这三点,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个人觉得前无微信后无来者。
够轻便吧(高效),漂流瓶摇一摇有意思吧(刺激),朋友圈刷的还行(互动),消息看了可以当做没看(隐蔽),第二第三就不说了,有张老板把控,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社交分类
移动互联网使社交网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约炮神器,拍照神器,兴趣小组,各种内容分享;社交应用目前分门别类,花样别出。可以依照关系强弱来分为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有按照领域分为各类垂直领域社交,也有按照信息承载方式分为图片、视频社交。并且跟社交的动机也有着巨大的关系,动机是多样的,并且变化的。身份,背景,不同情况扮演的角色不同,社交的动机都不一样,可以把握的是人本质的需求。
熟人社交
Facebook,是基于”IknowU“的社交图谱,但是后期由于用户规模过小(你想想你现实中能认识多少人呢),所以Facebook研究各种模型,将有同一兴趣爱好或者同样兴奋点的用户撮合到一起,以至于产生了如此之大的用户规模。其实这也跟Facebook自己观察的用户留存有关,防止用户过快流失,521原则等,不在讨论之列。并且Facebook简直是互联网社交最牛逼的存在,目前几乎所有社交都是基于陌生人转向熟人社交,而只有Facebook是基于熟人转向陌生人,当然国内也有,比如某游戏(ren)投资(ren)网。
微信,熟人社交不得不提的就是微信,而微信其实也是基于qq导过来的前期用户,而追根溯源,qq最早不就是基于陌生人嘛,不过可能有些牵强附会了,所以将归类到熟人社交,应该也不辱身份。
一开始微信主打“免费短信”,紧接着出现语音消息功能,沟通的效率立即变高了,沟通的场景立即变丰富了。然后出现了“附近的人”和“摇一摇”,打破了这个封闭的领域,开始可以和陌生人有沟通。后来又出现了朋友圈,人们的信息开始沉淀下来。再后来出现公众号,公众号又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这个时候微信开始把那些企业、社群、比较大的媒体吸引进来。此后,微信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而后布局红包功能,意图在微信支付,为商业化、内容订阅、线下等做铺垫。每每想到整体进程,不由一身鸡皮疙瘩,如此清晰之走线,微信的成功谁还敢说是偶然?
陌生人社交
轻兴趣+轻社交
对用户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进行标签化分类,再以兴趣标签为索引向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引导。有些应用会通过用户自定义标签的形式来完成,有些则通过后台算法完成匹配。
给用户提供各式类别的标签。这一工作可能会在用户初次使用应用时完成,也可能贯穿整个软件的操作过程。
轻兴趣+重社交
结合LBS,延续贴吧、豆瓣小组、QQ群的优良传统,在独立应用下创建多个兴趣群组,线上对话对组织线下兴趣活动起到支持作用。
重兴趣+重社交
专注于单一兴趣关键词,围绕该主题,为具有特定需求的用户打造高浓度的兴趣社交平台。
这里就不做产品举例了,文末有彩蛋,放在那里展示了,如果有想看的朋友直接看彩蛋即可。
提升空间
对于用户间关系这一层面,由于互联网的渗透,除了利用多种方式建立用户间关系意外,还要开始发展一个新的关系,可以称之为“亚关系”。亚关系这里指的是那些对于一般用户来讲,不需要进行对他人的身份识别,而仅仅以获取某一特定内容或产生某一互动行为作为目的。即我不需要知道你是谁,你的身份是什么,你在哪里;只需要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就行。
对于信息生产,需要再进一步情感化、智能化和个性化。人的感性诉求,需要通过更多情感化设计来捕捉和满足。而人的理性诉求,需要有更多智能化设计和体验来实现。
对于用户间的互动,我们要借用更多新媒介。新的智能硬件设备充分利用,实现用户的远程多维互动,或者模拟物理上的互动。同时一些生物技术的利用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如何区隔——陌陌
一个非常经典并且后果比较灾难的例子,从事社交方向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也都听过。
上文说了,在爆点之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大量用户涌入,有人说这是好事,可我并不这么看。
约炮神器“陌陌”,大家现在提到它,还是觉得是一个约炮神器。其实“陌陌”一开始有着非常稳定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已经摆起来了,这时候的金字塔结构是相当稳定的,它内在的生态是平衡的。但是所有底层的屌丝用户会不断地去搭讪和追捧中间的优质用户,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中间的优质用户又可以筛选出顶层的高富帅,相当于绩优股的角色。顶层的用户又会发现,真的有很多高颜值、好身材的妹子在身边。紧接着一夜之间,约炮神器的名声传出去,可以让附近几百米变成附近负5米。
于是,很多屌丝用户涌入这个应用。带着饥渴的眼神,不断地对中间优质用户说“约吗?约吗……”。这样久了之后这种行为从“追捧”成为“骚扰”,优质用户做筛选的成本变高了,对她们而言这个产品的价值就没有那么高了,于是纷纷开始逃离。同时又有失足妇女或者特殊的职业的女性,如酒托、饭托、包厢里的公主不断涌入。社交的价值出现改变。顶端的高富帅意识到想要约到优质女性的效率变低了,高富帅用户开始流失,于是这个金字塔开始出现失去平衡、崩塌的局面。
当社交产品的规则约束不了它的海量用户,将会使得它的生态失去平衡。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是当时陌陌的产品经理,我将如何解决?
陌陌现在过得确实很辛苦,洗白的过程很痛苦,也很漫长,并且也投入了不小的成本,好再效果还是不错。
在两个不对等的阶层当中,每日限量进行搭讪,超出限额,可直接引导进行付费,请注意,是在不对等阶层,比如屌丝搭讪高质量。而屌丝搭讪屌丝,还是不限量的。
这样既控制了用户间隔一边倒的趋势,而也进行了适当的变现测试,并且底层用户量级也是非常大的,较小的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问题和风险犹在,慢慢测试逐渐印证摸索即可(貌似当时也投了陌陌简历,无奈并没有电话)。
支付宝为什么要做社交
这应该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话题,但是我觉得这句话的逻辑有问题,不是支付宝为什么要做社交,应该是“为什么支付宝不得不做社交”。
看似相似,实则不然,前者是主动,后者为被动。
简单略过不难看出,支付宝已然变成当前手机装机量前几的APP,并不是它粘性有多么的大,而是支付宝为刚需,在淘宝如此巨大的体量掩护之下,支付宝为唯一支付方式,它的体量已然就显而易见。
如此简单的问题我等小民都能看出,马云爸爸岂能看不出来,而一旦用户仅仅只是把你作为一个工具,虽然你是刚需,那么也是会存在风险的,虽然这个风险在当前哪怕没有一点苗头,都是搞互联网的,瞬息万变,尤其是电商更加使然,今天是淘宝一家独大,谁能证明十年以后淘宝不会消失呢,所以伴随淘宝的消失(百年以后?)和流量的下滑(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支付宝的下滑,而为了阻止这最差的一切结果的发生,只好将大招社交搬到支付宝来企图维系住用户。
那为什么不把支付宝的社交功能放进当前的淘宝里呢?
我觉得这问题得从场景出发,首先淘宝已经有社交的对吧,比如旺信、阿里旺旺,但是场景是买卖双方的沟通工具,虽然也是社交,但是附加价值并不大。而淘宝去年也上线了问大家功能,也是问答形式的社交,这种就不算是即时社交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再去细化的看,淘宝上线了淘宝直播,直播也是社交手段,淘宝来做也是在试验阶段,短期不太可能变成淘宝的社交主力,在首页的位置比较靠后。社区,也是去年大力再推行的,但是围绕的都是商品,而不是人,所以依然是购物场景,而且也不是即时社交,社区社交的模式,和传统理解的也是不一样的。综上,无非当下就四种合理的社交方式,只有旺信才是用户理解的即时社交,购物场景。致命的问题是,这种社交场景其实是在商业的羽翼之下,几乎不可能从这种场景得到的用户,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或者转移成传统的朋友。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淘宝为什么不得不做社交了。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放到支付宝里呢,之前说了,从理论来说,淘宝和支付宝的装机量应该近似1:1这么个比例,而且装机量非常大,所以两边就算是同起点。淘宝里的旺信切陌生人社交,场景是购物,支付宝里的社交切熟人社交,场景和微信类似。
也就是做的一次被动的预付,假设在不可预见的将来,淘宝消失了或者阿里转型做别的去了,支付宝最好还能存在于用户的手机当中,当成日常的沟通工具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倒还好,从用户立场来说,哪个平台都无所谓,能用,好用,有用就好了,不过微信优势实在巨大,支付宝得拿出点新货来。
年初的集五福真的是逆天的活动,佩服的五体投地。
电商社交与电商社区
电商社交与社区,能真的有用吗?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有用,不然做他干什么呢。
当下市场做的最好的是两家,但是这两家切入的场景和手段都不一样。第一个是淘宝,社区模式,第二个是京东,购物圈。前者没什么好说的,传统社区模式,以商品聚类用户,增大APP用户粘性及活跃,捎带手给点转化引发购买行为,这是个比较保守和传统的做法,无可非议。
京东这个就有意思了,网上的文章也不少,简单介绍一笔带过。购物圈是京东丢在微信里的一个入口,用户购物后或者可以直接从京东微店分享到购物圈当中,且分享的商品不止好友能看到,其它用户也能看到。重点是这个其它用户,微信或者是京东方面没有人给出过具体这个其它用户是怎么筛出来的。
个人推测,京东根据有相同购买行为的用户,并通过微信结合一般生活场景,推测出每个人的喜好与本质,通过算法匹配连线,也就是精选模块。有意思或者说是可怕在哪儿呢?京东将购物社交场景和生活社交场景连到一起了,他知道你的生活喜好或者相关的标签,可以根据你生活的想法来去给你推荐,这样的话,不管从人性来说,还是从成功率来说,都远比淘宝独立做的社区要可怕许多。我不知道微信讲数据共享到什么地步,如果权限很高,那也不得不说京东是心机boy了。
这个如果做好,京东联手微信超越淘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为何如此口出狂言,并没有,仅从当前市场及人性角度出发进行推测,也可能是胡说。
去年,Facebook收购了Altas公司,这家公司是一个老牌的DMP,除了有线上数据,还有些离线的数据,包括部分用户的信用卡的交易数据,这帮助Facebook构建一个高可信度的用户数提供了线上线下的互补。
而Facebook约97%的收入都是广告贡献,恐怖的是这家公司的增长率高达40%+(15年Q1),是Google的4倍,这么搞下去Google是要被Facebook的广告超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本,从广告的根本展现原则就是不同的。
Google是被动展现,Facebook是主动展现。
何为被动,在你搜索的时候,与你自身是没有关系的,跟你搜索的行为是有关系的,也就是两者可能会发生冲突的,比如我搜玩具,那么很可能我只是想看看,并不想买,点击进去,如果是CPS模式,那么没发生购买行为的话实际是没有收入的,效率较低。主动展现是跟你人有极大关系的,我日常的浏览,人的喜好,都被记录在案,而根据这些东西展现的广告,你能不毛骨悚然嘛。
所以Facebook已经是个比较好的例子,但是他只做了广告,微信类似Facebook,但是他几乎不做广告,转向另一种盈利模式,携手电商,共享数据,进行基于人的推荐广告,进行吸金。其实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用户在微信里购买的习惯其实还没大量养成(相比淘宝等电商平台),所以这事成不成,还在于此。
京东的主APP迟迟暂无动作,只有简单的发现功能,这个跟描绘的相关场景和当前的产品相差甚远。更有意思的是用户在京东APP场景的购物习惯其实已经被养成了,由此不难思考到,如果京东APP做个社区,采用微信共享的用户数据,结合京东本身的购买行为,进行精准推送及匹配,直击你的内心,恐怕这就有意思的多了(淘宝的社区也是完全基于你的搜索行为,某种程度来说是不敌这种理想模式的)。
社交的坑
坑来了坑来了,简单说下看到的或者是遇到过的坑。
并不一定看到的越多越好
代表场景,婚恋社交。婚恋诸如百合、世纪佳缘、珍爱、友缘等一些公司为代表,为何说不一定看到的越多越好呢。首先,如果你是个男的,要追个姑娘,你希望让全世界都看到这个姑娘吗,肯定不希望,看到,就有可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追一种是不追,从数学角度来说,两者的概率是相同的。如果有10万人都看到了你喜欢的姑娘,理论来说你会多5万个竞争对手,我去,好好想想吧。
其次,从数据来看,这种婚恋社交平台的用户年龄层偏大,所以不得不联想到一点,就是可不能让熟人看到我在这平台上,这要是让别人看到了,丢人丢到家了。两种心里其实是矛盾的,他想有更多的人来勾搭他,那就必然是要有更多的展示,而他又不想有更多的展示,这是一。第二,一般用户来说,更多的想看到自己喜欢暗恋的人的动态(翻暗恋人朋友圈微博的同学可以去面壁了),而那个人当然不想让自己过高的曝光,所以林林总总,如何取一个平衡,才是你该做的。
少不一定是好的
什么叫少,指的是核心亮点的功能。还记得上面说的爆点吗,功能一定要少而精,精而靓,这也存在一个取舍平衡问题。
探探举例,看脸翻牌子聊天,就这一个爆点,也很轻,按理说应该不错的对吧,事与愿违。为什么呢,曾经我连续点了一周左右,每天一百个左右吧,最终统计下,配上对的大概二十来个,说话得到回复的大概五六个,对话超过十句的一个,转到微信的没有。你是一个社交平台,我是个猎人,猎物让看不让碰,我还要你何用?所以也是个平衡性问题,如何取舍拿捏,看你。
范围越大考虑的越多
范围,指的是社交范围,最近看到过一款全球性交友的平台(全球除了中国),是咱们国人做的,而有个国人比较不在意的问题在国外来说是灾难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宗教信仰。
如果你做的是一款全球性范围的平台,那么这两个问题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记住,万不可用这俩开玩笑,要命的事。
赢利点不要作(zuō)死
这啥意思,盈利点不都是作死的存在吗。不然,盈利,可以,谁也没拦着,但是个人推崇的盈利模式是提升体验的盈利模式。比如原来只能用静态头像,付费之后可以用gif了(我胡说举的例子别较真),这就叫提升体验的赢利点。
而有的平台,将赢利点放到作死的地步了。51job,招聘平台,某种层面来说也是社交方向对吧。而他家有什么好作死的呢,那就是我投的简历,要看谁看了我的简历,居然要开通vip,心中一万只羊驼飞过。有人说了这有什么不对的吗?好吧,对此我只有请你出去。作死,就作在他把网站应该提供的基础功能卡到付费的地步了,我投简历,看谁看了我的简历,这不是理所应当应该提供的基础功能吗?一旦你把基础功能都拦住了,那用户里暴走也就不远了。试想,如果百度的搜索,每搜一次1分钱,开个包月十块钱免费搜,必死。
百度如果加盈利模式,比如付个十块钱一个月,商业推广就不显示了,我相信这个一定是有付费用户群体存在的,而还不损害非付费用户人群的利益,并且不影响基础功能,用户还有可能是乐着给你钱的,何乐不为(失业ing百度给个offer呗)?
坑还有的是,不知不觉已经敲了这么多了,也就不易列举了,推荐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社交APP的18种常见死法》。
好啦好啦结束了,真的非常感谢能看到这里听我胡说这么久的朋友,本文有些观点可能由于个人能力限制及眼界知识面不够宽都是错误的,也还请各位多多指出,在此感激不尽。先谢谢大家了。
答应你们的彩蛋
当下社交APP的细分:
本文为本人输出的第二篇文章,下期,个人准备写一写数据方面的事情(如果还有时间的话),点此查看本人的首篇文章《总结完整的产品生命线知识垂直整合》,再次感谢。
PS.这篇文章的诞生实际是因为裁员的关系,不得不又出来找工作。最近面试了一家比较不错的公司,方向是社交方向,因为之前做过两年多的社交泛方向,所以有性得到了面试机会。不过由于前些日子发烧住院外加准备不够充分,而且近几个月并没有从事社交方向,故此面试是一塌糊涂。我承认不甘心,回家决定从头到尾好好整理一下之前琢磨的关于社交的一切,才有的这篇文章的诞生。
作者:MysTic(微信号wenshanzp)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保护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推荐: